家电世界网
首页 新闻 | 白电 | 数码 | 手机 | 厨卫 | 影音 | 展会 | 物联 | 品牌 | 消费
  • 米兰世博首亮相:世界首款不用充电的天然音箱   说到音箱都不稀奇,无论是有源音箱、蓝牙音箱,基本成为生活标配。但近期在米兰世博会场外馆展出的一款不用充电...
  • 相关资讯

    拼多多正在悄悄改变中国农村

    日期:2023-04-24 20:38:21   来源:网络整理   20582000
    首页 > 新闻

    拼多多搭台,为“农业+科技”提供了一块小小的生长土壤,却为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

    “去年我的草莓棚接入自动化施肥和种植决策系统后,两亩草莓地比往年多赚了三四万元,还节省了将近4000元的肥料成本。”昆明滇池古莲村的草莓种植户老张看着自家的草莓大棚,笑的合不拢嘴。

    给草莓地接入自动化施肥和种植决策系统,是云南智多莓公司在2020年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中的比赛项目。决赛环节,4支AI队伍和4支顶尖农人队伍将在120天围绕草莓种植效率、品质、产量展开全方位的比拼。

    智多莓团队通过AI技术,辅助专家实现数字化管理,专家只需管控数据,就可以实现对植物生长的管理,对于种植者来说,只要按照人工智能系统的提示,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相应干预即可。 

    最终,这项务实助农的科研成果,让智多莓团队为云南省捧回了首个农业种植“人机大战”的亚军奖杯。科技不仅能助农,科技还能兴农。可以预见的是,老张的草莓大棚将有可能让新农人们看到农业致富的希望与魅力。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多多农研与全球农业专家的长期投入的决心。

    老张的草莓大棚质量、产量翻番并不是孤例。

    纪荣喜是镇江句容最擅长利用科技的种植高手,第一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上,他是农人组的选手。在江苏草莓种植界,无人不知纪荣喜。 

    他参与、见证了江苏草莓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早年去日本学习草莓种植技术,在大棚里装上了LED补光、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等设备。带领莓农们从零到亩产3000斤,一步步脱贫致富,并在2015年当选为全国劳模。 

    在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上,他接触到AI组的智多莓自动化决策系统后,深受触动。在草莓生长过程中,如何施肥起到了关键作用。纪荣喜发现,团队主要靠经验来调肥,将氮肥、磷肥、钾肥一起拌进去,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对草莓株进行施肥,难以掌握尺度,不够科学和精准。 

    而智多莓团队的自动化决策系统,可以实时采集草莓的生长环境数据,精准控制大棚开窗通风降温、施肥补湿,即便无人值守也做到了高产质优。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多多农研基地。图|穆功

    今年,纪荣喜邀请智多莓团队来到镇江句容,计划给大棚装上控肥系统。他希望这套设备能更精准施肥,提升产量并在合作社内推广,“现在我们里合作社有100多位农户,种300多亩草莓,如果推广开来,对效益是非常大的提升。”

    在新农业种植上,需要提升的不仅是产量和质量,人力成本必然也是需要突破的重要一环。

    比如,在中国草莓第一大产区辽宁东港,劳动力短缺是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辽宁丹东市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延东表示,他们社有157户草莓种植户,种植面积高达6000亩,每年八、九月份,是东港草莓定植旺季,劳动力短缺导致人工成本飙升至30元/小时。

    除此之外,后续还有草莓分选、分级的成本。一斤草莓分级分选的费用是5毛,“一年最少600万斤草莓上市,这样光分拣费用就要投入300万元以上。”马廷东说。 

    去年,马延东也参加了多多农研大赛,他想在人才济济的多多农研大赛上寻找突破口。

    仔细研究了AI队伍在比赛中的产量、投入产出比等数据,马延东得出一个结论——东港草莓发展仍在上升阶段,随着效益越来越高,在产业装备设施的投入会越来越高,完全支持得起智能化分级分选设备的引入。

    回到丹东,马延东开始寻求智能化分选和自动采摘草莓的机器人合作机会,马延东认为,“如果将糖度、大小、果型、单果重都能分拣出来,对草莓生产的标准化、品牌化有巨大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多农研大赛中,不仅有来自中科院、农科院的顶级专家,来自中国草莓主产区的种植高手,还有年轻的新一代农人。

    来自安徽长丰县的90后女孩孙郁晴认为,AI是为了提高人的效率,扩大人的能力,而不是取代人。她认为,“AI在农业的应用一定要接地气,切实的解决主体的要求。因为对大多数中小农户来说,他们更加迫切需要低投入、高效益。” 

    孙郁晴参加完长达4个月的比赛后,决定去美国进修农业经济学和性别经济学,未来,她觉得女性在农业领域也将大有建树。

    拼多多搭台,来自全球农业专家、经验丰富的种植户以及在AI领域的科学家汇聚在一起,为中国农业提供更高水平的解决方案,同时,也让智慧农业走向商业化迈出了一大步。 

    智多莓团队在比赛中汇聚了来自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昆明市农科院、昆明市公安局的专家,以及云南的企业家,在比赛快结束时,负责人程飚和团队成员一起注册了智多莓公司,将比赛探索出的算法模型、水肥控制方案和自研硬件设备等进行商业化开发,提供给全国的草莓种植户。

    在云南,智多莓的数字农业工作站已投入使用,并为草莓种植户提供水肥控制等服务。图|智多莓

    在线上参与多多农研大赛的AiCU队,在比赛中研发出了一套决策系统,在不同种植场景、不同作物中进行部署,何时施肥、施肥多少、是否需要降温/加湿,都可以交给AI,计算出最优解。

    目前,他们已经组成一家农业算法服务商,为江苏两家种植企业提供了商业化的种植算法服务。

    随着第一届多多农研大赛草莓种植“人机大战”的结束,AI队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

    数据显示,AI战队采用数据分析、智能传感器和温室自动化的四个技术团队平均生产了6.86公斤草莓,比传统农户三个团队的平均产量2.32公斤高出196%。技术团队在投资回报方面也跑赢农人团队,平均回报率为75.5%。

    智慧农业的威力巨大,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回报率也进一步提升。这意味着,如果相关技术正式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农户端的利润空间有了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农耕资源结构也会得到进一步节约和优化。

    但摆在眼前的事实是,中国农业人才正在面临新老交替阶段。放眼中国广袤的农村,现阶段依旧在农村种地的人,都是生于50、60年代的人,“连70后都是少数,更不用说00后。” 农业农村部农业物联网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何东健如是说。

    的确,现阶段中国农村,60后和70后是农业一线的主力军,上一代农业生产种植者的逐渐退出,是必然的过程。而补上来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

    新农人如何接班,是当务之急。 

    纵观中国现阶段农业发展,尽管有很多高新技术的支持,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地区还处于传统农业时期。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呼吁,不能认为农业是个传统行业,农业是可以应用高科技的行业。“现在很多人没信心,觉得农业收入就是低,谁搞农业谁穷。要从大城市周围开始突破这个概念,把科技加进去,农业是有希望的。比如,发达国家丹麦,人均收入5万多美元,养猪业还很发达。这就是依靠科技,让好的种猪供应全世界。” 

    而多多农研大赛的评委,农业部农业农村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道亮判断,未来30年内,中国的农业会发生巨大变革,也将从传统农业实现到现代农业的跨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探索了人工智能解决人的劳动力问题,接下来要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科研机构加入,来一起研究、攻关,真正推动产业不断前进。” 

    为此,拼多多将持续在农研比赛中大力投入,助力各方高精尖人才打破圈层,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让年轻人也热爱上新农人这一职业。

    位于云南昆明市的多多农研基地。图|穆勒

    2021年8月,拼多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开启了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

    第一届比赛的参赛队伍已为未来农业科技应用和服务,探索出更多的解决方案,开始走向商业化应用。 而这一届,将升级为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邀约全球青年农业科研团队加入,利用前沿的营养科学、精准农业等技术,在6个月内挑战种出高品质、高产量、高营养价值的番茄,并在关键营养元素指标上进行考核。 

    据了解,这届比赛是上一届的升级版,大赛评委也可谓众贤齐至。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西北农林大学等多家研究机构及农业企业的专家将担任评委并为参赛团队提供指导,来自云南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团队将为比赛提供本地化支持。

    拼多多搭台,为“农业+科技”提供了一块小小的生长土壤,却为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将先进的农研科技成果注入到最平凡的田间地头,不论对于科研人员技术的实际应用,还是对于最基层的农民钱袋子来说,都是多赢的事。

    *封面图为2020年夏天,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阮继伟和团队,为比赛队伍提供了全方位的农事管理服务,并对各队伍的草莓进行甜度、硬度等数值测定。图|穆功

    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自助投稿 | 人才招聘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 2010-2021 http://www.jdg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7013369号-8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QQ:6323#80990
  • 免责申明:家电世界网刊登此文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