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迅速上升,以北京为例,大风刚刚“撤退”,高温就迫不及待“登场”。北京市气象台日前“拉响”今年首个高温黄色预警。高温状态下,空调绝对是每个家庭避暑纳凉的“神器”,很多消费者也都想赶紧入手一台物美价廉的好空调,那么对于消费者而言,空调究竟如何选购呢?
消费者在使用空调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想当然”的情况,这是因为消费者毕竟不了解空调的技术问题。这里我们对一些经常出现的理解误区进行一些解释,希望消费者在选购空调时能显得更“专业”,买到适合自己的好空调。
误区1:匹数概念
在专业的概念里,一匹的准确含义是制冷量为2500瓦每小时。但目前几乎所有厂家和商家在解释这个概念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的制造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选购空调时,不要只看商家所介绍的匹数,而应该以产品名牌上标定的功率为直接参考数值。根据房屋结构不同,消费者可以依据房屋面积每平米100~130瓦每小时为准,选择适合房间的空调。
消费者在购买空调时还应认真考虑其他环境因素影响,如:隔热好坏、密封是否良好、窗门面积和朝向、是否顶晒等,条件越差,制冷量则相应要增加。
误区2:空调体积
目前,不少厂家着力宣传小尺寸室内机型,但消费者不能把目光仅仅放在空调室内机的体积上。
有些高品质空调的确结构紧凑合理,例如采用多折热交换器、双排水系统等方式压缩室内机尺寸。但是更多的小尺寸室内机是在损失了性能和品质及节省材料为基础的情况下达到小尺寸目的的。
所以,室内机尺寸较大的空调并不意味着其技术落后,小尺寸室内机也不意味着技术先进,消费者在选择空调时不要把这个尺寸作为标准。
误区3:低温启动
低温启动目前正在成为一些厂家或商家宣传的重点,但是这个“功能”并非如宣传的那样神奇。
据专家介绍,低温启动并非难以实现的功能,而且其实际意义并不大。在室外温度过低时,如果让空调制热,其能效比将大幅度降低,造成实际使用的意义不大。